美國天神醫療台灣網
摘錄自 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
113.10.30.
常見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
• 50組以上的鏈球菌菌株
• 大腸桿菌
• 食源性毒素(包括許多未分類的微生物。即使透過烹飪殺死微生物,微生物體仍然有毒,並且可能會在體內積聚。)
•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difficile)
• 黴菌
• 購物車把手
• 幽門螺旋桿菌
• 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 沙門氏菌
• 葡萄球菌
• 寄生蟲
這些微生物大多是透過口腔進入體內,也就是經由食物、水、共用食物和飲料、受汙染的餐具和餐具、未洗手進食或親密接觸,也有可能在浴室和餐廳感染鏈球菌或幽門螺桿菌等細菌。基本上,你感染細菌的方式就如同感染病毒一樣,如第十八章〈病毒和病毒廢棄物〉中所述。
(請注意,與神經性萊姆病相關的細菌不在上述常見的影響大腦的細菌清單。我們將在第五部〈病痛與煎熬的醒悟〉中有關萊姆病項目中提及原因。)
購物車把手是細菌滋生的溫床。在發生新冠肺炎之前購物車把手是所有細菌傳播中最大宗的傳播工具之一。細菌並非如一些理論所言,讓我們免疫力增強,反而使我們的生活更艱難。新冠肺炎的出現進入全面消毒的高峰期,購物車把手等表面定期消毒後,安全性是前所未有的。
鏈球菌是購物車把手上主要的細菌類型,可能會引起慢性鼻竇炎、慢性過敏、慢性肺部感染(包括肺炎)、慢性鼻涕倒流、慢性耳部感染、慢性麥粒腫、結膜炎、鏈球菌性咽喉炎、喉嚨痛、直腸發癢、易怒、大腸激躁症(IBS)、慢性或間歇性腹瀉、腹脹、痙攣、胃炎、酵母菌感染、細菌性陰道疾病、骨盆腔發炎(PID)、膀胱過動症(AB)、尿道感染、痤瘡,間質性膀胱炎、皮脂腺囊腫和痤瘡。當與HHV-6或EB病毒等病毒併發感染時,鏈球菌還可能導致兒科自體免疫性神經精神疾病(PANDAS)。
購物車把手如何成為微生物活動的溫床?人們經常用髒手推購物車,購物車把手早已沾滿其他人手上的細菌。因此,他們將自己的菌株加入混合菌株中,同時又接觸到另一種或多種鏈球菌或其他細菌。當購物車和手定期進行消毒時,鏈球菌的傳播會大幅減少。一旦新冠肺炎被曲解為「結束」後,購物車會再次充滿鏈球菌,且很少人會定期消毒或洗手,甚至人們在購物時又會開始試吃商場內的樣品或其他食物,所以一切又回到原點。
鏈球菌是一種壓力源
大多數人一生的體內有不止一種鏈球菌菌株。在所有對我們有害的細菌中,鏈球菌是人們最容易感染到的細菌。在第十八章〈病毒和病毒廢棄物〉中提到人們傳播各種鏈球菌菌株的方式。由於鏈球菌具有抗生素耐藥性,因此它即將成為新的超級細菌。有些鏈球菌菌株會導致慢性病症,不會消失或停止,使人們痛苦不已。有些人最終可能感染多種鏈球菌菌株,在肝臟、腸道和其他器官中駐紮。鏈球菌會引發慢性病症,例如嚴重痤瘡,為大腦帶來巨大的壓力。因為情感上的傷害,痤瘡對當事者而言可能具有毀滅性。對於許多臉上和身體上出現嚴重粉刺的人來說,這就是一種創傷。
鏈球菌也會對我們的大腦造成威脅,因為它會使免疫系統複雜化、弱化和超負荷,透過降低我們的免疫系統,鏈球菌會助長病毒大量繁殖。尤其是鏈球菌和EB病毒具有從屬關係,它們互助合作:當鏈球菌削弱免疫系統時,EB病毒可以增殖並造成大腦的神經系統疾病。
有些鏈球菌則會引起高燒,一次可能持續數天甚至數週。耐抗生素的嚴重鏈球菌性咽喉炎可能會使人發燒至攝氏38至39.5度,持續長達三個月。這種持續發燒會消耗糖原、神經傳導物質和關鍵電解質的儲存量,從而損害大腦並削弱中樞神經系統。
其他細菌和微生物也會引起發燒,進而影響大腦。儘管發燒是身體的自然反應,但超過幾天的輕度發燒會使大腦疲勞。這就是為何發燒三、四天的人恢復過來時往往不會太有精神,因為不僅是身體,大腦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好菌無法修復壞菌
使用有益的微生物填滿我們的消化系統,並不會改變我們腸道中有害細菌的數量。
例如,患有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或腹脹或腸激躁症(IBS)的人,他們腸道中的有益微生物不會排擠其中的鏈球菌。另類醫學在不瞭解這些胃腸道疾病的情況下,灌輸腸道平衡理論給健康狂熱者,聲稱透過增加有益微生物,無論是食用時尚產品還是發酵食品,就能創造平衡的腸道環境,所有的問題也會消失。然而,基本上這是一個誤解,好菌不會消滅壞菌,另類或傳統醫學無法得知或衡量何謂真正的腸道平衡。
再次重申:進入腸道的好菌無法破壞任何菌株、鏈球菌群或任何其他非益性細菌,如大腸桿菌。它們互不競爭也不會產生衝突,它們吃的食物不同,根本互不干擾。有益微生物不會攻擊無益微生物,不會將其排擠出腸道環境、告訴它要去其他地方或摧毀它。相反,我們需要特定的醫療靈媒方案,包括食物和補充品,以完成分解和消除鏈球菌等有毒細菌的工作,並在這個過程中強健我們的免疫系統。
這是「好菌對抗壞菌」理論另一個被誤導的原因:發酵食品和其他推薦的「好」菌來源實際上並不含有好菌,而是含有非益性細菌,這些細菌會在垂死的東西而不是活的東西上茁壯成長。醫療靈媒信息之外的益生菌和有毒飲料、粉末、藥片或抗念珠菌方案無法提供治療,因為它們的理念並非來自對真正潛在問題的理解。另類醫學和傳統醫學甚至不瞭解鏈球菌是腸道環境中導致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等問題的主要細菌。即使他們知道鏈球菌是問題所在,他們仍然不知道發酵食品和益生菌無法殺死或阻止鏈球菌。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比我們以為的傷害更大,不僅是因為它可能會引起發燒或胃部不適、腹瀉或嘔吐,而且微生物還會對大腦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食物中毒時,可能會意識不清、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出現複視,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幾乎產生幻覺,都是很常見的情況。因為食物中毒背後活躍的細菌、寄生蟲和其他微生物會產生有毒的排泄物,對大腦造成重大危害,且當這些毒素通過血液到達大腦時,它們會產生致幻的作用。
這類食源性微生物(如寄生蟲和細菌)產生的毒素與病毒產生的神經毒素不同。這些細菌和寄生蟲釋放的毒素並不像病毒產生的神經毒素那樣毒害和傷害大腦,食源性病原體與病毒的毒性不同,無論是熟食或生食都會釋放毒素,這種毒性會引發身體和大腦的急性過敏反應,產生嘔吐、腹瀉和疼痛的症狀。當你的身體開始出現過敏反應,最終導致神經系統受損的原因是,你的大腦偵測到威脅,器官可能會停止運作,因此,身體和大腦會進入危機狀態。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影響。例如,危害的大腸桿菌可以迅速侵蝕腸道內壁,造成內部傷口。與此同時,生魚片上某種從未在實驗室中被發現或研究過的微生物,可能不會侵蝕你的腸道內壁,反而會釋放一種毒素刺激腸道,使腸道產生劇烈的排毒反應,因腸道內的細胞中毒,進而變成一種過敏反應。如果這些毒素最終透過血液進入大腦或穿過血腦屏障,大腦就會出現過敏反應,產生幻覺、癲癇發作和其他食物中毒時可能出現的症狀。
即使將一塊含有活著的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或其他數千種微生物的生肉或雞肉徹底煮熟,但這些死亡的微生物仍然具有毒性。大多數時候,人們感覺不到這些微生物的影響。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大腦會對有毒微生物屍體過敏,並引發劇烈反應,例如嘔吐或失去功能,處於近乎癱瘓的狀態。
大腦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受到微生物、微生物毒素或微生物屍體的影響。有些微生物毒素不會影響大腦的某些區域,但會影響其他區域。有些有毒微生物會影響整個大腦,有些寄生蟲分泌的有毒物質會影響大腦的任何部位。每種毒素都不相同,全憑個人運氣了。
目前還有很多未被發現、未被研究、未被分析的微生物,我們說的是食物和水中尚未被編列的數千種微生物。它們對大腦的有害影響範圍很廣,從發燒、癲癇發作和幻覺、急性顫抖、視力模糊、失明、頭頸疼痛、喉嚨緊繃、吞嚥困難等多種大腦和身體的症狀。很多時候,是微生素的毒素進入大腦。不過,這些極端反應很罕見,不像人們每天吃下有毒微生物,卻不知為何會出現蕁麻疹、感覺極度不適和嘔吐的日常情況常見。他們通常被醫生診斷為只是24小時的流感,但很可能是食物中毒。
寄生蟲引起的食物中毒會削弱免疫系統,成為已經存在於人體內病毒增殖的誘因,進而出現病毒症狀而導致慢性疾病。因為它們是在食物中毒後出現,故人們很容易將這些症狀誤認為是寄生蟲引起的。然而,寄生蟲無法在人體內長期生存和繁殖,而這些持久的症狀則是來自被觸發的病毒活性。
蠕蟲不是寄生蟲,蠕蟲就是蠕蟲。幾乎所有的蠕蟲都可以在我們體內存活,但不會造成慢性疾病。
「在大多數情況下,大腦是一個神秘的名詞,它使我們遠離大腦本身的問題,阻礙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究。」
⸺安東尼·威廉
|